格力空调优惠,空调大酬宾,格力分体式空调
在家电业多元化成风的环境下,格力的战略思考却很独特:由于专业化,才有的技术地位,进而就可以创造更大的市场。 2010年,格力在技术研发上就投入了30亿元。目前,格力有三个研究院,4000多名研究职员,在更高真个技术层面进行研发。“早几年,我们在硬件、软件、人才方面已经投入很多。有人问,投入这么多能收回吗?”董明珠说,这些并不是当年就能获得收益。 “但2003年,我们与第二名相差13亿元,今年的差距是250亿元,收效已经慢慢体现出来了。” 曾经有这么一句话:“不创新就等死,创新就找死。”如何实现技术创新与业绩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,董明珠以为,创新任何时候都不能急功近利,有社会责任感,心才会冷静。“比如,我看到报道说内蒙古冬天取暖缺煤,我就感到有责任,加快推广离心机组。离心机组通过废水利用,可以节省一半的使用用度。我想的不是赚钱,而是帮消费者,你的产品给消费者、给社会带来好处,消费者、社会自然也会给你回报。” 实在,董明珠对技术创新的感悟也有一个渐变的过程。早些时候,她以为产品比别人好就是创新。现在的她则以为,只有你的产品改善了别人的生活,你有独创的产品,引领了行业的发展方向,才叫真正的创新。 “乔布斯的伟大之外正是在于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。” 格力目前已有4000多项专利,其中发明专利710项,国际成果6项。尽管这样,董明珠并不以为格力就可以自满,更何况有的国外同行已经有上百年历史,所以应该以平静的心态,去吸取别人的优点。 人的质量是产品质量的基础 相比于技术创新,董明珠以为,产品质量好是一个基础。格力已建立了自上而下、自下而上的立体式改进模式,来确保产品质量。自上而下,包括六西格玛治理法、精益生产、质量整改等措施;自下而上,包括5S、公道化建议、QC小组等做法。 “生产100万~200万台空调,很轻易保证质量,今年格力空调的产量将会达到3800万台,如何保证质量呢?就要有一个监视别人,同时也接受别人监视的机制。从设计、生产、销售各个环节,形成一个完整的可控的体系。” 在这个过程中,董明珠感到“人的质量更重要”。她透露,“格力一线员工年薪5万元,希望未来可以达到8万元~10万元。”格力一线员工成家都有一套40~50平方米的过渡房。 “现在通货膨胀,假如员工基本生活没有保障,怎会安心工作?”所以,董明珠以为,“治理的精华在于,让每个员工都热爱企业。这样的治理才是主动的,而不是被动的。” 但是,这不即是没有严格的治理制度。“治理不能片面人性化,标准必须一致,否则8万人的队伍就会溃不成军了。”董明珠经常以“红绿灯”作比喻,假如片面地讲人性化、撤掉红灯,那么过马路就没有秩序,最后大家都不安全、没有人性化可言。 “因此相关的制度是必须的。而治理创新,适合自己的就是的制度。”董明珠说。 谈到质量,董明珠还有一个观点:“在控制本钱方面,要先把治理本钱、生产本钱、工艺本钱抓好,材料本钱放在最后。”比如,接待费可以按销售收入的0。6%来提取,格力完全可以提2~3个亿元的接待费,但事实上格力一年的接待用度只有200万~300万元。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